由于产能过剩、环保压力加大、市场供大于求,钢铁企业经营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困难。去年,随着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和我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政策措施效果逐步显现,虽然钢铁行业总体市场环境好于2012年,但经济效益仍处于较低水平。因此预计2014年我国钢铁工业提质增效任务仍然艰巨。
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下游需求也难有明显好转。以建筑业、机械制造业、造船业等为主的八大钢材消费行业无不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波动性。市场无序竞争激烈。供大于求的矛盾和行业集中度偏低导致市场无序竞争激烈,低价销售、销售不开票等违规违法行为严重影响了市场的公平竞争。虽然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提出要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但是今年出现明显改观的可能性不大。
上游资源价格难以大幅下降。据海关总署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月,我国进口铁矿砂及其精矿8683万吨,创历史月度进口量新高,较2013年12月增加1345万吨,环比增长18.33%,同比增长32.48%;进口均价为每吨130.7美元,环比上涨2.36%。作为目前我国钢铁冶炼最重要的原料,铁矿石具有不可替代性,而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高、议价能力弱的状况在短期内也难以改变。
12crMo合金管钢铁替代产品发展迅速。目前虽然还没有替代品对钢材的使用构成大的威胁,但替代品如铝合金、高强度泡沫塑料等新材料的快速发展,应该引起钢铁行业的高度关注。钢铁产品未来升级的方向是更加绿色、更能满足用户需求、成本更低、性能更好。
各级政府过去主要以增加投资来实现GDP的稳定增速。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为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框架和动力,不再单纯追求经济的增长,而是着眼于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这必然导致地方政府投资增速放缓。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1月~11月,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4%,增速同比回落2.1个百分点。对此,钢铁企业必须顺应这一趋势,将发展的重点放在调整产品结构、加强内部管理、节能减排、降本增效上来。
钢铁需求仍将保持适度增长,但增幅不会太大。长期以来,我国的重化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是拉动钢材需求的主力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14年将坚持稳中求进、改革促新,保持经济增速在合理区间平稳运行。国家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铁路建设、节能环保产业都将加大投资力度,机械、汽车等行业对钢材的需求也将保持适度增长。因此,钢铁行业须实现由规模扩张到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转变。
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突出。2013年,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钢铁企业采取各种措施降本增效,总体经济效益有所好转。但由于钢铁产能过剩矛盾突出、产能释放较快,国内市场继续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钢材价格同比回落且低位运行,行业盈利仍处于较低水平。预计今年,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将持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