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CrMnTi合金管消息报道:收紧铁矿石贸易融资的措施有很多,提高信用证保证金只是其中一种,未来还可能会采取例如提高利率,提高抵押物,提供担保、压货等方式,方式非常的灵活。据市场消息称,当前调查已经形成的结果非常惊人,监管层拟五一后大幅度提高铁矿石贸易融资信用证保证金。“一旦银行提高保证金,将会产生连锁反应,形成市场恐慌情绪。现在保证金比例在10%-20%左右,如果提高10%,20CrMnTi合金管市场的资金缺口大约有二三十亿元,这对小的贸易商和钢厂是很痛苦的,而且5月是市场整体债务兑付高峰期,市场出现资金链断裂风险较高,”某铁矿石进口商表示。
目前企业纷纷反映,银行系统对钢铁行业严格信贷政策,不仅减少了企业的信贷规模,同时提高了企业的贷款利率,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更加困难,影响到了一些企业的资金链安全。目前整个铁矿石融资的风险相对可控,提高保证金对市场的影响主要是心理层面,而且相信监管者并无意打垮整个黑色金属领域。如果银行真的对铁矿石融资实现“一刀切”,这些企业资金链断裂,将出现大面积的违约,最终银行则需要承担坏账损失。铁矿石的资金使用期只有2个月左右,是最短的,而且也不存在境外转口的情况,风险相对较小,银监会目前只是通知各地银行提高警惕性,市场过度解读了,真正的风险在于银行收缩资金,引起资金链断裂,但这样做最后买单的还是银行。”上述资深市场人士表示。“其实铁矿石融资本身的风险并不大,监管机构主要是担心这些贸易融资的资金流入了像房地产、影子银行等高风险行业。”某期货公司人士坦言,并承认的确有些贸易企业或钢厂在获得融资后,把资金投向了房地产企业,多数为本身企业旗下的关联单位。
现在20CrMnTi合金管市场上暂时还没有铁矿石进口融资信用违约事件发生,20CrMnTi合金管但在其他大宗商品如煤、大豆等已经出现个别违约事件,涉及金额最大规模在几千万元。“其实4月初有些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保证金要求已经提高到20%-30%了,以兴业银行为例,本月开始对所有企业的保证金一律提高到30%,个别国企比例略低。”上述期货公司人士表示。该行目前将整个钢铁产业链上下游的直接贷款都归类为“限制类”,已经停止了开信用证、授信等,此外,由去年开始将废旧金属回收、煤炭等与大宗商品相关的行业均列入“限制类”。而且该行对中铝这类央企,去年的授信额度也大幅缩减了10%以上。
银监会要求多家银监局对辖内各银行机构的进口铁矿石贸易融资情况进行分析,对象包括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信社、村镇银行、外资法人银行、外国银行分行等。各地银监局以正式文件形式上报银监会,报送截止日期为4月30日,银监会将择机赴部分银监局进行实地调研。今年以来,由于铁矿石贸易融资不断出现的跑路、破产、项目停产等风险事件,银行方面针对这块业务的融资早就已经开始收紧。另有国有大行公司部人士也指出,基于对铁矿石贸易融资风险的担忧,很多银行已经对这块业务采取了限制措施。
今年以来,铁矿石贸易融资就不断出现跑路、破产、项目停产等风险事件。这也引发了监管部门的重视。早前银监会要求各商业银行对铁矿石贸易融资进行快速调查,目前调查已经结束很久,而很多银行在上述调查通知下发前就已经着手针对该行业领域的风险排查。银监会此前已经下发了很多调查通知,包括产能过剩行业、钢铁行业等专项调查等等,调查的目的基于对潜在的风险进行详尽的排查,以便形成更加有效的监管举措。
“一般具有真实贸易背景的铁矿石融资业务风险并不大,但资源价格波动会对银行有影响,银监会发文应是希望规范该业务的未来发展。从我们的调研结果来看,银行对于产能过剩行业的融资比较审慎,大都采取了主动退出的策略。”银监会的此次调研,并非今年来的首次行业风险警示。3月中旬,银监会向银监分局与地方法人银行业等金融机构下发了相关指导意见,督阵彻查行业信贷风险。而此前,银监会也频频发放对钢贸行业授信风险的警示,严控钢贸企业贷款风险点。银监会在全国各行业拉开了风险警示的大幕。
如果20CrMnTi合金管银行一旦收紧进口铁矿石信用证,将触发企业资金链断裂、恐慌性抛货、融资套利空间萎缩等连锁反应,有可能成为压倒市场的“最后一根稻草”。在信贷环境收紧的背景下,铁矿石贸易融资逐渐成为备受青睐的新兴融资方式。企业签订铁矿石进口合同后,通过银行开出远期信用证,仅支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后,由银行代支付货款,从而获得在一定期限内的短期资金的融资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