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企业担心“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从交易的一开始,就步步退让。贸易谈判中主动权掌握不足,在合同订立过程中,多数企业生怕生意“黄了”,只好按照国外贸易公司的要求,以外方鉴定结果进行部分、大部分甚至全部的款项预结算。据查,国内企业多次因外方鉴定结果失真而吃了大亏,导致巨额亏损。一家企业告诉笔者,一些外方委托的第三方检验鉴定机构,在实施鉴定过程中,存在明显不符合规定之处。
造成了铁矿石价格波动较大,在无锡20crMoTi钢管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以及国家大力治理空气污染的多重压力下,钢材价格频频下跌,其原材料铁矿石价格也随之走低。但是由于话语权不足,我们仍然很难抢夺市场的主动权,即使价格下来了,铁矿石供应一方依然掌握着主动,为了保住自己的利润,一些供应商在利益驱动下,不讲诚信,趁着在装船港的装货环节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为保持更高的利润,大量铁矿石发生“装港短量”、“以水充矿”、“以次充好”的等现象。
在福州,像这样30万吨级的铁矿石船舶每两个月就会靠泊3艘。随着福建省“大港口、大通关、大物流”的建设要求,福州港已经成为东南沿海大宗散杂货物流集散中心,铁矿石进口量更是位居全国前列。近期笔者跟随福州检验检疫局人员深入到码头、企业、船方走访,发现之所以存在乱象,主要有几个方面问题。
通过风险管理模式改革,缩短进口矿产品检验周期,提高了通关效率,无锡20crMoTi钢管同时依托检港共建平台,先行先试探索货物放行模式,提升了大口岸、大物流“快进快出”的通关效率;另一方面做“加法”:面对进口铁矿石的迅猛增加,做好风险分析,建立预警机制,建立供货方的诚信档案,为进口企业做好进口前的“预习”和进口时的“考核”。
国外检测机构在装船港进行的重量鉴定是商业行为,特别是一些小的检测机构,受制于商业利益,而不能“公开、公平、公正”地开展鉴定业务,报告错漏百出,而且多处数值自相矛盾,国外检测机构的不诚信行为,给国内收货人带来了困扰,也给纠纷双方在举证上带来争议。 例如有些批次铁矿石在委内瑞拉的奥达斯港(Puerto Ordaz)和博卡格兰德港(Boca Grande)两港装货。在装货时,两个港口风浪均较大,且在博卡格兰德港是在外海使用驳船装货,造成船方水尺读数不准,装货量不足。而且发货方常常要求船方仅凭其过磅单交接,不进行水尺计重核实,最终导致货物发生短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