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至2008年,铁矿石价格飙涨两倍。看到铁矿成为制约企业盈利的最主要因素,占全球产量接近一半的中国钢铁企业纷纷走出去收购铁矿,没想到一出手就站在“寒冷的山顶”。置入鞍钢集团铁矿等矿山开采资产。澳大利亚的卡拉拉铁矿拥有25.18亿吨的JORC标准的铁矿石资源量。该项目是鞍钢集团2007年签约的项目,收购时该项目还在勘探阶段。
鞍钢股份持有卡拉拉铁矿石项目股权为52.2%。鞍钢卡拉拉铁矿开采成本约60~70美元。目前矿山经营困难,亏本出售。攀钢钒钛所持钛卡拉拉铁矿股权一共亏损45.51亿元。其中,高位收矿的高估值带来的计提减值就达43.25亿元。武钢股份曾披露,拟发行股份募资不超过150亿元,收购集团近年来拓展的巴西、加拿大、澳大利亚、利比里亚等海外矿业资源以及既有的国内矿业基地。该项收购因为市场价跌破增发价而没有成功。
武钢海外资产中,已经投产且各方面条件比较好的巴西MMX矿宣布破产;寄予厚望的加拿大Bloomlake铁矿也已停产;目前仅剩早期投资的澳大利亚威拉拉铁矿石和利比里亚的邦矿在正常运行;更多的海外矿产则处于勘探或探矿阶段。项目总投资规模近百亿美 元,是中国迄今在澳洲最大的矿业投资项目。项目预计2009年投产。由于项目前期评估严重不足,项目自启动起就命途多舛:停工延期、管理层换血、投资成本 飙升、各类利益纠纷,一度令中信股份深陷泥潭。公司在2014年的会计账上,对中澳铁矿作出14亿至18亿美元减值拨备。
中信泰富西澳铁矿运到国内成本价高达120至130美元。“亏不亏都要开采,非常尴尬。”中国企业海外购铁矿的平均成本在80美元上下。为降低成本、提高市占率,四大矿山铆足劲生产,2013年至2014年,铁矿产量大幅增长,价格却直线下滑。16日,澳洲62%的铁矿粉青岛港到岸价38.6美元/吨,较2008年、2011年最高价200美元左右时跌去80%。中国钢铁需求还在递减,三五年内,铁矿石价格均会低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