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出北京APEC会议因素影响结束后钢厂生产节奏加快。12月份我国出口钢材1017万吨,同比增长89%,连续四个月创我国月度钢材出口量新高。2014年我国粗钢产量同比增加729万吨,同期粗钢净出口量同比增加达到3303万吨, 2014年我国粗钢资源供应量同比大幅下降3.37%,国内市场需求近年来首次出现同比下降的状况。1月中下旬开始国内钢铁企业受亏损及订单压力影响,检修减产迅速增多,1月中旬重点企业粗钢日均产量环比大幅回落5.09%,预计1月份国内粗钢产量较去年12月份将明显下降。不过在市场处于消费淡季,钢材出口减少的情况下,市场供应压力依然有所上升,全国钢材库存在1月份处于连续增加的局面。
普氏指数单月下跌8.5美元/吨,唐山钢坯价格下跌180元/吨,焦煤、焦炭价格也下跌20-30元/吨。但相对于钢材的暴跌来看,本月原料价格跌幅并不大,多数钢铁企业均由前期的盈利转为亏损。而在年终资金紧张的形势下,本月钢厂间的价格战更趋白热化,钢厂普遍采取后结算的价格政策,且保值优惠幅度不断加大,进一步加剧了钢价下跌走势。受美国经济一支独秀,全球除美国以外国家央行普遍采购宽松货币政策带动,本月美元指数持续飚升,原油、伦铜等大宗商品价格普遍暴跌,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相继下降2015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高盛、瑞银等国际投行大幅下调2015年大宗商品价格预期,全球金融市场悲观氛围一片,对国内钢市也形成了明显利空影响。
国外美元指数大幅攀升、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共同促成本月国内钢价出现大幅下跌。截至1月29日,钢材指数收在2530元/吨,较上月末下跌310元/吨,月环比跌幅为10.92%,同比跌幅为27.3%。1月28日螺纹钢期货主力合约RB1505收盘价格为2507元/吨,较上月末下跌87元/吨,月环比跌幅为3.35%。可见尽管钢材现货价格出现暴跌,但钢材期货继续表现出较强的抗跌性,自去年11月以来最近三个月钢材现货价格跌幅已超过500元/吨,但钢材期货跌幅仅在50元/吨左右,期现价差也从前期的大幅贴水转为明显升水,或反映出当前的现货价格已经处于超跌局面,市场对明年开春后的预期相对乐观。
终端采购量更加稀少,整体需求表现相当低迷。监测的农历11月(2014.12.22-2015.1.19)销量环比下降16.57%,同比下降30.56%。投资增速持续下行,房屋销售及新开工同比大幅下降,对建筑钢材需求形成直接拖累。2014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15.7%,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创2001年以来新低。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0.5%,增速比1-11月份回落1.4个百分点,创2009年6月以来新低。2014年新开工面积同比大幅下降10.7%,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同比下降14.0%,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7.6%,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同比下降0.1%。而本月深圳兆佳业、温州中城集团等下游企业均曝出债务违约问题,反映出下游行业资金问题更加紧张,对疲弱的需求进一步形成抑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