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9年二季度之后,12crmo合金管钢厂生产出来的钢材永远有利润;钢贸商从钢厂订购的资源从来不愁销路,正是长期稳定的利润空间吸引了大批资本的进入。从那时起,钢厂便开始了快速扩产的进程。2010年我国新增高炉59座,共计容积98213m3,截止2010年新增炼铁产能5048万吨;2011年,我国新上高炉63座,2012年预计还将至少新增高炉34座,三年的新增产能接近2亿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初,我国粗钢产能已高达9亿吨左右。而2009年以来开工建设的3亿吨的产能,较2008年之前的总产能增长了50%。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一些中小贸易商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开始利用杠杆化进行疯狂的融资,与担保公司、货物仓库联手,开具虚假仓单以获得更大规模的资金使用权,但在经济下滑、需求萎缩的环境下,钢价出现了缓慢的单边下行走势,规模越大亏损越多,融资的漏洞无法弥补,银行的亏空也无法还贷,钢材行业可谓乱象丛生,龙蛇共舞!同样,海外矿山也成为中国四万亿刺激计划的间接受益者,在此期间,三大矿山纷纷制定了宏伟的产能扩张蓝图,矿石产量犹如芝麻开花节节拔高,但在中国经济急刹车、钢铁需求萎靡不振、资金退出钢材圈时,不仅三大矿山将承受盲目扩产之痛,更重要的是国内钢材行业将迎来重要的洗牌时刻!
目前所有的12crmo合金管钢厂都相信:肚子大了吃不了饭,命长才能吃得了饭。因此,从9月份开始,国有大钢厂依靠雄厚的资金开始与经销商联手应对,对7-8月份亏损的贸易商进行大幅追补,让代理商在市场中有可供生存生存盈利。在钢材堆积如山,供过于求,钢材价格不断下滑的情况下,如果把客户丢失了,客户又不担心买不到钢材,既使你价格再调整,由于你没有优势,不愿主动地让利于客户,把客户再找回来非常困难,有的客户流失了可能就永远找不回来了。钢厂不愿意主动减产,主要由于减产将流失市场份额、停产人安置、地方政府保增长及纳税任务、银行停贷风险等考虑。因此形成了当前钢厂“减产雷声大雨点小”的状况。
投产完工的热轧产线三月之后即可符合质量要求,这就是使得当时众多国有大钢厂和民营企业大干快上热轧产线,产能以每年5000万吨以上的速度增长;2010年之后,热轧板卷的市场占有率接近饱和,钢厂开始向更高端的冷轧工艺和硅钢工艺进军,因此从2010年之后冷轧和硅钢又相继过剩,本身冷轧、硅钢走货量就少,而目前冷轧、硅钢市场销售更为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