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一直强调要科学的发展,不能盲目求快。张高丽又指出,决不能片面、盲目地追求速度,而是要致力于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积极稳步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发挥合理投资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积极支持科技型、成长型、出口型、中小型和小微企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一表态再次明确了国家不会继续出台投资拉动政策,钢铁行业须扭转发展思路,摒弃“等、靠、要”政策刺激的思想。
工信部等部门正在进行“工业行业空间布局与区域协调发展”专项研究,主要以石化、钢铁、有色、建材等四个重化工业为切入点,为工业空间布局的调整和优化提供可操作性措施。鉴于近些年重化工业的产业布局与工业化、城市化的矛盾日益突出,其中带来的布局性生态环境风险有不断加剧的趋势,因此工业空间布局的调整和优化一方面有利于调和重化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对钢铁这样产能集中度低的行业而言,也有利于创造提高集中度、淘汰落后产能的机会。如果调整得当,对缓解供应压力、促进钢市的稳定运行颇有助力。当然,这一动作很难在短期内启动。
这一周,央行实现净投放1600亿元,创下春节后单周净投放量新高,但端午节假期前夕,市场资金面反而越发紧张,个别银行四处借钱。据业内人士透露,一方面,临近端午节假期,银行资金备付压力加大;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预期分歧、5月份外汇占款回落的预期、银行自身超储率下降、财政缴款和央票回笼的累积效应等因素,令6月份资金面超预期趋紧。这对于钢铁行业及钢贸流通行业而言不是个好消息,原本就资金紧张的局面更为严峻。
从供应面来看,钢厂检修增多,产量略有减少。基于国内钢材市场在5月下旬加速下滑,钢厂生产经营压力加大,减产开始增加。5月底,唐山地区148座高炉开工率由5月17日的93.8%下降至92.9%。进入6月份以来,钢厂检修消息进一步增多,据业内机构统计,截至6月6日,全国共有12座高炉已确定停炉或检修,影响铁水产量123.5万吨。粗钢产量随之小幅下降。钢协统计数据显示,5月下旬,钢协会员企业粗钢日均产量为170.95万吨,旬环比下降1.8%;全国粗钢日均产量预估为215.4万吨,旬环比下降1.4%。
库存方面,钢材社会库存继续呈下降态势。截至6月7日,五大品种钢材(螺纹钢、线材、热轧卷板、冷轧卷板、中厚板)的社会库存总量为1780万吨,比前一周减少44.5万吨。其中,螺纹钢社会库存量降至780万吨,同比下降63.7万吨,较年内最高点1100万吨已经大幅回落了29.09%。板材库存变化较小,说明汽车、家电、机械等制造业需求在逐步放缓。
从需求面来看,周初下游需求与钢价同步反弹好转,这在钢贸商的成交量变化方面有着较为明显的体现。据了解,北京市场建筑钢材贸易商大户在这一周的日均销售量为1500吨~1700吨,销量最高时甚至达到3000吨左右,而前一周,其成交量仅有1000吨左右。天津地区某大型建筑钢材贸易商的大规格Ⅲ级螺纹钢销售量为9600吨,日均销售量比前一周增加800多吨。但是,后半周受降雨天气影响,贸易商成交量明显转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