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家电行业经历了大规模的、长期的、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结构调整,在这一过程中,注重品牌建设的企业逐渐胜出。2013年,我国电冰箱、空调器、电视机、洗衣机、电风扇、电热水器、饮水机、电饭煲等产品排名前10位品牌的综合市场占有率均超过70%,家电行业的平均销售利润率为6.1%。“主要是因为家电产业与国外企业的合资合作较多、开放度较高。”一是2005年颁布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中有外资不得控股钢铁企业的规定,因此,我国钢铁企业与国外优秀钢铁企业之间的合资合作企业较少。二是2006年以来,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钢材出口国,但尚未建立起完整的国际化销售网络,同比增长46.8%,再创历史新高。然而,今年也是我国钢材产品遭受“双反”最多的年份。三是走出去的业务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境外铁矿石资源开发方面。
产能严重过剩带来的供大于求无疑是钢铁行业效益低迷的主要原因。具体来看,产能过剩在众多产业领域内是普遍现象,是过去十几年经济高速增长转为当下与今后经济稳增长、调结构的结果,庞大的过剩产能对市场的冲击作用是导致钢价易跌难涨的重要因素。但是产业集中度低、竞争手段单一、国际化水平偏低等因素的叠加和相互影响不可忽视。但全行业经济效益持续低迷已经成为钢铁行业面临的最大困难,并危及到钢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粗钢产能接近12亿吨,市场供大于求,价格下跌不止,行业经济效益在主要工业领域中长期处于低水平。钢铁行业如何才能不“垫底”?这是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长富在12月19日~21日举行的2015中国钢铁市场展望暨我的钢铁年会上,为明年钢铁行业运行开出的“药方”。
钢铁行业排名前10位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是37.5%,汽车行业排名前10位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是88.4%,两个行业的产业集中度有着天壤之别。据统计,钢协会员生产企业占全国钢产量的80%左右,平均销售利润率为0.61%,而汽车产业的销售利润率为8.44%。由于钢铁产品需求缺乏价格弹性,在产能过剩、产业分散、企业品牌建设滞后、需求放缓的环境下,企业之间为了保住甚至扩大各自的市场份额,竞争的手段主要是单一的竞相降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