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国内原料市场总体走势略强于钢材。根据相关原料价格指数显示,2013年国产铁矿石平均价格较2012年下跌1.39%,进口铁矿石平均价格上涨2.8%,价格波动区间收窄;焦炭和炼焦煤受进口煤炭数量大幅增长影响,平均价格下降17%左右;废钢市场需求继续萎缩,平均价格下跌12.86%。第一季度惯性上涨,第二季度大幅回落,第三季度企稳回升,第四季度窄幅震荡。
6月底,进口铁矿石、焦炭和废钢价格分别降至今年的最低位112美元/吨(CIF)、1200元/吨和2320元/吨,其中焦炭和废钢价格均跌破2012年的低点。进入下半年后,受出口市场好转、房地产和铁路建设重新开工等因素的影响,20CrMnTi无缝钢管钢材市场需求有所好转,带动原料市场持续小幅震荡回升,直至12月份河北地区加强环保力度对部分地区钢厂强制性限电后,原料市场价格涨势有所趋缓。下半年,进口铁矿石价格主要运行区间为130美元~140美元/吨(CIF),废钢市场价格为2480元~2600元/吨,焦炭市场价格为1400元/吨左右,均较6月底的低位回升了15%~25%。总体来看,2013年我国原料成本的降幅要小于钢材价格的降幅,说明目前国内钢材市场价格已基本处于底部区域。
由于多数主导20CrMnTi无缝钢管钢厂采取“低库存、保生产”的策略,中小钢厂也多以被动采购为主,市场缺乏持续上涨的动力,2013年原料价格的上限明显低于2012年,主要品种价格基本没有出现过连续两个月上涨的情况。比如,2013年许多钢厂只采购港口的现货矿,买货的多是亟须补加的厂家,期货市场有价无市;许多钢厂的焦炭和废钢的库存一直控制在7天~10天的水平。另一方面,面对近两年来市场疲软以及资金收紧的局面,不少贸易商逐渐收缩交易规模或淡出市场。据初步统计,2012年排名前10位的大铁矿石进口商今年普遍缩量50%~60%。2013年底,我国主要港口铁矿石库存已从
2012年最高时的1亿吨降至8500万吨左右,废钢贸易商的平均库存较2012年下降了30%~50%,焦化企业也一直处于低库存状态,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原料价格大幅下跌的空间。
1月~10月份我国共进口铁矿石68835万吨(见表2),同比增长10.1%(2012年增长8.4%),高于国产矿产量6.7%的增速(2012年增长14.5%);进口炼焦烟煤6077万吨,同比增长51.34%,与国内原煤产量负增长形成鲜明的对比。据有关统计,2013年我国进口澳大利亚主焦煤和62%粉矿平均价格分别为148美元/吨(CIF)和137美元/吨(CIF),河北市场国产主焦煤和铁精粉平均价格分别为1140元/吨和1086元/吨,进口资源有20元~50元/吨的价格优势。面对低价进口资源的冲击,下半年国内几大煤炭集团联合压价,导致不少小煤矿限产停产,直至第四季度市场价格才逐步止跌回升。
2013年原料市场的波动空间明显收窄。其中,2013年国内焦炭价格的高点与低点相差500元/吨(2012年为670元/吨),进口铁矿石价格的高点与低点相差42美元/吨(2012年为60美元/吨),废钢价格的高点与低点相差580元/吨(2012年为560元/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