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储看样子大多数人不支持,因为近几年的市场本来就不红火,又伴随着诸多的跑路事件,今年,冬储现象明显减少。究其原因,一是对春节后行情走势的预期不足。随着近年“淡季不淡,旺季不旺”、 商家冬储之后亏损的现象不断涌现,加之在高预期不断落空的情况下,商家怎么也不敢轻易迈出冬储的步伐,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二则是资金压力的影响。一方面,产能严重过剩之实使得供求矛盾加剧,严重制约钢价上涨,当年暴利的钢材行业落魄到只能微利甚至亏损的边缘,甚至出现了一吨钢铁的利润还买不起一瓶矿泉水的现象;另一方面,银行贷款也愈来愈难,钢企生存压力巨大,冬储即使有心也无力。第三,春节提前大半月也有一定影响。春节提前,意味着离春天的日子就更久远了,温度下降也将有所推迟,至少现在笔者还未感受到真正冬天的寒冷,那么对于年前宏观的一系列经济措施,年后想在短时间内全面拉动需求可谓难矣!那么囤货待涨就有些守株待兔的意味了。天气这般变化无常,冬非冬,夏非夏,钢市又怎能一成不变,今年终究是难以如前撑起大规模冬储,还是期待小规模冬储拉动行情吧!
国家对环保空前重视,一系列的环保政策以及措施连续出台,但对钢市到底影响有多大?还需进一步观察。最新统计局数据显示,11月全国粗钢日均产量202.93万吨,环比下降3.34%,是今年以来最低水平,近期环保政策对钢企的产能淘汰,似乎确实发挥了那么一点作用,像河北等地较多的中小钢厂停产,全国钢材产量在一定程度或受控制,但从总体来看,1-11月份我国累计粗钢产量71286万吨,同比增长7.8%,我国粗钢产量依旧处于相对高位状态,供需矛盾仍然存在并难以解决;而从环保打击对象来说,环保实质淘汰的多是中小钢厂,对于整体产能的减少几乎可说是微乎其微,总之难改供大于求的局面。因此,笔者认为,环保是一件细水长流的事情,对钢市的影响确实很大,但一步步分解下来,短期内想要瞬间降压,提振钢市行情难度不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