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ST鞍钢和*ST韶钢双双扭亏成功。包括马钢、首钢、华菱钢铁和安阳钢铁在内的多家去年巨亏的钢企,上半年亏损额均大幅收窄。中报业绩的“反转”,让长期处于严冬期的钢铁业看到了盈利的曙光。然而,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在账面盈利的背后,是企业通过各种财务手段调高利润和利用营业外收入“补血”。
自今年2月以后,20crmnti钢管厂钢价从年内高位滑落,此后连续长达5个月的阴跌,让利润空间被一再压缩,钢企的经营和生产变得异常困难,贸易商更是“叫苦不迭”。在钢价低迷、盈利艰难和债务高企的情况下,钢铁业身处寒冬难以脱身。此时,钢企却纷纷给出了“靓丽”的中报。从单个公司来看,宝钢上半年净利超过37亿元,在众钢厂中一枝独秀;另一大国有钢厂武钢则实现净利润4.61亿元,同比去年的1.35亿元,盈利大增241.32%,成为上半年业绩增长最快的钢厂。
其中,*ST鞍钢和*ST韶钢双双扭亏为盈;上年同期亏损20亿的“亏损王”马钢股份,上半年亏损3.3亿,同比大幅减亏15.6亿元;首钢股份、华菱钢铁和安阳钢铁,上半年亏损额也大幅下降,分别同比减亏23%、70.6%、57.8%。
因连续两年巨亏从而“披星戴帽”的*ST鞍钢,在上半年实现盈利7.02亿元,与去年同期19亿元的亏损额相比,同比增长125%,实现业绩“大逆转”,让公司在年内“摘帽”成为大概率事件;同样两年巨亏后披星戴帽的*ST韶钢,上半年实现利润0.11亿元,业绩增长101.4%,成功扭亏。然而,扭亏的背后却是公司通过固定资产折旧调整和不良资产的剥离“扮靓”等业绩。
在入主*ST韶钢之后,宝钢集团去年底通过定增为其输血15亿作为流动资金,大大降低了公司的财务费用;而上半年公司新的折旧政策和非流动资产处置带来的过亿元的收益,被认为是带动韶钢上半年实现0.11亿净利润的主因。公司财报显示,扣除非经常性损益,*ST韶钢上半年亏损了近0.39亿元。除了折旧调整等,对应收坏账和存货零计提处理也是上市钢企“扮靓”业绩的方法之一。
一位钢铁业证券分析师表示,目前市场不景气,钢材价格持续下跌,企业发货后有回款难的风险,一般都会在报表中对坏账和存货跌价做计提,但部分企业对应收坏账和存货跌价进行零计提,这种做法太过激进,有虚增净利的嫌疑。“以ST鞍钢为例,如果以6%为一年期账款的计提比例,公司上半年的坏账计提会超过7900万,一旦计提将从公司的利润中扣除,业绩会受到影响。”20crmnti钢管厂分析师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