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钢材价格持续走低,国内经济处于弱期,宏观经济的下滑,钢市的低迷,一些大规模的投资计划看样子不会再出台了。
今年以来国内钢材价格震荡走低,重要因素在于经济增速持续滑落,实体需求不足与市场信心低迷,折射出宏观经济存在下行风险。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季度全国GDP增速仅7.7%,弱于预期,连续几个季度一直处于回落之中。如果考虑到出口数字存在部分“热钱水分”,实际经济增速可能更低。进入2季度后,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较为弱势,更多反映中、小企业状况的5月汇丰制造业PMI终值降至49.2,处于荣枯线下方,创下8个月最低水平;统计局PMI指数虽有回升,但就业指数出现下滑;全国用电量与煤炭产量也不理想,并由于人民币大幅快速升值,外贸出口受到不小冲击,引发了未来经济继续减速的忧虑。为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下调中国经济增速预期,由先前的8%调整为7.75%。国际投行亦集体唱空中国。出于投资者、消费者、生产者对于经济前景低迷悲观影响,国内钢材市场看空、做空氛围浓厚,钢材期、现货价格均呈加快下跌之势。
宏观经济增速下滑不止,开始逼近7.5%的计划目标,势必引起决策部门高度警惕。预计在2季度经济数据公布前后,如果经济增速继续下滑,低于1季度水平,有关部门就有可能推出新的稳增长措施,确保全年经济增速不低于7.5%。
在可供选择的一些稳增长措施中,一般不会再次出台政府主导的大规模投资计划,譬如所谓新的4万亿的投资计划等,而金融机构降息,却有可能成为一个重要选项。一方面是因为需要降息刺激需求;另一方面还在于顺应全球降息“潮流”,通过经济手段遏制境外“热钱”的过多涌入,舒缓人民币升值压力,为出口企业减负。
此外,加快房地产开发建设,尤其是一线城市的保障房与普通住宅建设,也会成为稳增长的重要方面。这既是增加住房供应量,满足刚性合理需求,从根本上稳定房价的必须手段;也是拉动全国初级产品、投资品与终端消费品,拉动数十个行业全面增长的“龙头措施”,对于迅速稳定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否则,实现全年7.5 %的目标势必产生很大挑战。
加快房地产开发建设,增加保障房与普通住宅供应,实际上已经开始实施。这主要体现在满足开发商的建房资金需求,而非前些年的一味抑制。据有关资料,今年前4个月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35602亿元,同比增长33.5%,与去年同期5%的增速形成鲜明对比。如果2季度宏观经济继续下滑,预计今后还会有更大的推进力度。
编者:杉小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