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为重要的是年后一波跌势加重了市场悲观情绪的蔓延。据数据显示,2月份国内五大品种钢社会库存增加84.7万吨至2067.84万吨,增幅4.62%,相比前两周两位数的增幅已经有所减缓。第二,资金问题是近两年以来钢贸商最大的心病,种种报道都显示厂商资金的紧缺,不仅仅是银行限制贷款,还包括投资、民间借贷都蒙上了一层阴影。各种各样的跑路风波、债务纠纷等问题都极大的损害了钢铁行业的市场信誉。第三,房地产,开年以来,房地产备受争议的当然是房价,几个行业大佬都对2014年房价爆出了不期待的想法,杭州、常州等地区又先后开启了下跌的模式。短期内,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压了市场信心,昨日地产股全线杀跌,期货市场上工业品下跌明显。短期内,金融市场也许有过度反应之嫌,但长期来看,如果房价果真开始下跌,银行对地产信贷一定会有所限制。当然很多房地产公司都期望三月份楼市“小阳春”,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拉高房价的走势已经被打破。
环环相扣,这种临时性减产的措施,无疑会增加钢铁企业的生产成本和节奏,进而也影响到销售环节。目前从多个市场面反馈情况来看,对于“金三”后市的行情态度分歧较大,一半以上的商贸表示难以乐观,不太可期;另外一小部分厂商表示拉涨的欲望较大,主要看需求。
钢价这几年一直没有拉涨,其实说到底还是供需的失衡,其中产量基数大、产能回升快,导致钢厂供应量远远超过市场承受能力。第二,2013年把管价拉到了最低点,虽然年末有所下降的趋势,但是从总体上看,低价位运行的概率一直延续到2月份,这说明了在市场不同类型的钢贸商不断洗牌的同时,市价也在坚挺着;已经得到业内共识的是,再亏又能亏多少。从侧面上看,低价位的支撑是非常有利于市场拉涨情绪,毕竟在管市规模不断浓缩的背景下,提高市价是提高市场信心的最直接方式。
不仅仅局限于唐山地区,限产比较严重的还有邯郸、天津两大地区;这些外围环境的变化也是引起近期钢价走高的最大原因。当然仅仅依靠外在推动力,还是很难保证钢价上涨的持续性。虽然时不时的限产有利于抑制产量的过快回升,但是对于基数大又多的钢铁行业来说,牵制的作用力非常有限。特别是在刚性需求差、资金紧缺、心态悲观等多种不利背景下,钢铁行业想持久性走向良好发展趋势还是任重而道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