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9年至2013年,四川省分别发行地方债180亿元、180亿元、135亿元、135亿元、200亿元,主要投向基础设施建设,地方债规模居全国第一。而未来四年还有470亿元高额债务到期需要偿还。 有专家表示,中国地方政府近年来不遗余力地利用地方金融资源来发展,政府对经济和金融介入的程度越来越深,这也给评级机构摸清地方资产和债务带来了更大的难度。底细摸不清,风险就很难控制。
日前,四川省公布了2013年-2014年实施的重大投资项目名录,2336个重大投资项目总投资高达4.26万亿元,这被市场认为是地方版“四万亿”投资计划;福建省近日在发布前9个月全省完成投资情况中提到,截至9月底,纳入福建省“三维”项目跟踪管理系统的央企、民企、外企项目共3642项,总投资约3.95万亿元。同样被认为是“四万亿”投资计划。 亚太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表示,从四川版的“四万亿”到福建版的“四万亿”,地方版“四万亿”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地方应谨慎推出大规模投资计划。
实际上,无锡20crMoTi钢管超过万亿元的地方投资计划并不仅仅只有四川省和福建省。此前,2008年云南省发布了3万亿元的投资计划,2010年湖北省也提出过规模达到12万亿元的投资计划,最近的就是2012年贵州省3万亿元的生态旅游投资计划。 地方为何如此热衷于大规模的投资计划,四川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就本省的情况介绍,经济下行压力大,要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又要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没有产业支撑是得不到保障的。各地应该吸取教训,在符合产业发展结构的前提下,谨慎推出大规模的基建计划。 根据四川省公布的计划,投资总额达到4.26万亿元,相当于四川省2012年GDP(23849.8亿元)的1.77倍,2012年地方公共财政收入(2421.3亿元)的17.59倍。而四川省2012年的社会融资总量为6979.5亿元,粗略计算,四川省的“四万亿”投资规模相当于四川省2012年社会融资总量的6.10倍。即使按照两年的时间完成,也意味着四川省每年需要实现现有融资规模的3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