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河北唐山举行的“矿山发展方式和可持续发展”高端论坛上,河北钢铁集团旗下矿业公司的董事长王洪仁提出以上观点。《冶金财会》执行总编李沛林也持类似观点,他说,目前,中国新建铁矿的成本在700至800元人民币/吨,如果外矿价格降到100美元/吨以下,中国一半的矿山企业将形势艰难。王洪仁也把企业开采经营矿山的生命线定在100美元/吨。
近年来,中国的铁矿石对外依存度一直在60%以上,中国40mn2无缝管钢铁企业在与国际三大矿商的博弈中处于下风,铁矿石价格高位运行吞噬了中国钢铁企业的利润,去年以来,相当一批钢铁厂的吨钢利润只有几十元人民币。面对铁矿资源先天禀赋不足的缺陷,中国有业内人士认为,不能放弃自给自足的努力。
河北省冶金政研会副会长宋继军认为,就目前中国国内的钢铁消费水平而言,未来20仍是钢铁工业的重要机遇期。因此,中国本土矿山企业仍有机会,应该“只要经济合理,就要有矿快开。”为了打破外矿垄断,中国本土矿山企业一直在加大投资,加强勘探、开发、开采力度。国际三大矿商也在进行同样的产能扩张。王洪仁预计,随着产能的集中释放,全球铁矿石成品矿产量在2015年将达27亿吨,2020年可能突破30亿吨。专家认为,国际铁矿石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正在形成,但短期内铁矿石价格不会大幅波动,不排除有国际矿商以“低价销售战略”打压中国本土矿山企业。
这就要求新建矿山首先从源头上把控矿山建设成本;强化精细化管理,采用一流工艺、装备和技术;运用一些金融手段防范投资风险。此外,一些中国本土矿山企业还呼吁政府开辟审批绿色通道,加快矿山建设步伐;减轻矿山企业税负,清除不合理收费;改革资源税费政策,调动企业开发低品位资源的积极性;支持矿山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全球资源开发合作和竞争。不过,中国本土矿山企业也认识到,以低成本战略与国际大矿商竞争还面临不少挑战,包括资源禀赋较差、发展方式粗放、技术装备水平偏低、劳动生产率低下;40mn2无缝管钢铁产能过剩影响矿山行业的发展预期;要素成本升高,成本红利减弱等。
|